close
認識三聚氰胺及各國衛生單位之檢驗標準(2008/10/02 )
三聚氰胺(Melamine)俗稱蛋白精,被用作化工原料。工業合成主要使用尿素為原料,在加熱和一定壓力條件下製成。它是白色晶體,幾乎無味,微溶於水(3.1g/L常溫),可溶於甲醇、甲醛、乙酸、熱乙二醇、甘油、吡啶等,對身體有害,不可用於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
三聚氰胺是製造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密胺塑料)的原料。該樹脂有時也被俗稱為三聚氰胺,常用於製造日用器皿、裝飾貼面板、織物整理劑等。最常見的應用是一類被稱為「美耐皿(又稱密胺碗)」的塑料碗碟。這類器皿的物理性質非常類似陶瓷,堅硬不變形但又不像陶瓷那樣易碎。常常標有「不可以在微波爐中使用」的警示,因為受熱後有可能散發毒性。三聚氰胺還可以與乙醚配合作紙張處理劑,在一些塗料中作交聯劑,以及阻燃化學處理劑等。
食品工業中常常需要測定食品的蛋白質含量,由於直接測量蛋白質技術上比較複雜,所以常用一種叫做凱氏定氮法的方法,通過測定氮原子的含量來間接推算食品中蛋白質的含量。由於三聚氰胺(含氮量66%)與蛋白質(平均含氮量16%)相比含有更高比例的氮原子,所以被一些造假者利用,添加在食品中以造成食品蛋白質含量較高的假象,從而造成諸如2007年美國寵物食品污染事件和2008年中國毒奶粉事件等嚴重的食物安全事故。
三聚氰胺本身為低毒性,一般成年人身體會排出大部分的三聚氰胺,不過如果與三聚氰酸並用,會形成無法溶解的氰尿酸三聚氰胺,造成嚴重的腎結石。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訂定標準換算,成人每天吃15公斤含有2.5ppm濃度的奶粉,吃一輩子也是安全的,要國人不要過度恐慌。
對於三聚氰胺形成腎結石的機理並不是很清楚,初步研究認為 三聚氰胺經常和結構類似的氰尿酸一起添加,攝入人體後進入腎細胞中,三聚氰胺在氰尿酸存在下兩者形成結晶沉積從而造成腎結石,堵塞腎小管,最終造成腎衰竭。由於三聚氰胺結石微溶於水,對於成年人,由於經常喝水使得結石不容易形成。但對於哺乳期的嬰兒,由於喝水很少並且相比成年人腎臟狹小,造成更容易形成結石。
為因應於 2007 年的牲畜飼料含三聚氰胺事件,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於2007年5月25日發佈風險評估報告,討論家禽、魚類內含三聚氰胺對人類健康之影響,文中指出現有檢測方法最低可檢出之極值為 50ppb。同篇文章也指出人體可容忍的每日攝取量(Tolerable Daily Intake; TDI)為0.63 毫克/每公斤體重/每天(mg/kg bw/day)。此值是根據動物實驗中(持續13週的大鼠實驗) 所觀查到最低的「無有害作用值」(reported no-observed-adverse-effect-levels; NOAEL) 63 毫克/每公斤體重/每天 再除以100的安全係數(safety margin)以考量物種間的差異。舉例而言,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若每天累積攝取三聚氰胺達 37.8 毫克以上,將會有健康風險。不過這是針對食用三聚氰胺飼料動物所含三聚氰胺安全性的研究,並非允許三聚氰胺直接添加至食品中。
各國檢驗標準
三聚氰胺屬於化工原料,是不允許添加到食品中的,故現未設定像農藥般的殘留標準限制。另外,中國遼寧省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局明確規定飼料中攙加的三聚氰胺要低於2mg/kg。
而香港政府於2008年9月22日緊急立法,禁止食物的三聚氰胺含量超標。新法律規定:嬰幼兒及孕婦食品,每公斤不能含有超過1毫克的三聚氰胺,食物每公斤不能超過2.5毫克。[25]
在台灣方面,2008年9月24日,行政院衛生署參考國際檢驗方法和香港最新立法規定,以及會商藥物食品檢驗局與食品工業研究所的專家後,因為難以在短期間內驗出2ppm以下之三聚氰胺,為加速檢驗,因此決定2.5ppm(2,500ppb)為食品殘留三聚氰胺的檢驗判定標準。不過台灣農委會對於動物飼料的三聚氰胺標準卻為0ppm,衛生署之決定引起大眾不滿,林芳郁署長也因此下台。9月26日新任衛生署長葉金川公告食品殘留三聚氰胺的檢驗判定標準,更正為不得驗出三聚氰胺。本縣亦採最嚴格不得殘留標準處理。
英國食品標準局則公布,歐盟執行委員會已要求各盟國,對含百分之十五以上中國進口牛乳成分的產品,應確定該產品之三聚氰胺值不超過二點五毫克/公斤。
2008年9月26日,紐西蘭食品安全局參考歐盟每日容許攝取量標準(每公斤體重每日0.5mg, 20公斤的孩童為20*0.5=10mg, 70公斤的成人為70*0.5=35mg),決定以一般食物5.0ppm(5,000ppb)、嬰兒食品1.0ppm為食品殘留三聚氰胺的暫定檢驗判定標準, 市售食物含量低於此值則不再發布確認風險警告。
美國則是在經過2007年美國寵物食品污染事件後,禁止於飼料中添加三聚氰胺。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並未對食物中三聚氰胺的含量訂立最低的標準,但三聚氰胺是不應存在於食物中的物質,FDA目前禁止食品中含有這種成分。
資料參考-維京百科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