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大橋是進入舊金山灣的門戶,每年有幾百萬遊客慕名來到這裏,瞻仰大橋那飽含人類智慧的雄姿和周圍那美不勝收的自然景色。然而與周圍的一切頗不合拍的是,有一些人來到這裏並不是像大多數遊客那樣遊覽金門大橋這一景點,欣賞與大橋和諧相襯的自然景觀。他們到這裏只是懷著一個目的:自殺!據不完全統計,自舊金山金門大橋開通以來,已經有一千多人在這裏跳海自殺。還有一些人正躍躍欲試,想從這裏了卻一生。無怪乎美國廣播公司(ABC)在報道金門大橋持久不息的自殺潮時,抱怨金門大橋“簡直就是為自殺者造的”,人們想在這裏自殺太容易了。

    這座大橋上已經有上千人縱身躍下,拍打在海面上。有些人找不到了,有些人在幾十海裏以外浮現,內臟被強大的衝擊力震得粉碎,倣佛死于內家高手的化骨綿掌。

    毫無疑問的是,這是全球首選的自殺聖地。在橋上,你潛藏的自殺傾向有可能還會被喚醒。有一位年輕的父親,抱著兩歲的小女孩,原本好好地走著,與一堆惡俗遊客一起欣賞金門灣的風景,應該還照了一些相片;可是忽然,他把孩子扔下海,自己隨即跳下。沒有任何先兆,也沒有任何理由。      

    金門大橋自殺危機四伏

    據記載,金門大橋1937年5月28日貫通以來,第一宗自殺案發生在金門大橋開通剛剛只有3個月的時間。一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老兵哈羅德·沃伯與他的同伴來到橋上,靜默了一會兒後,他突然說,“這就是我要往下跳的地方。”話音剛落,他就一個魚躍從橋上跳了下去。從那以來,自殺者們就頻頻來到金門大橋,以期一躍跳下輕松結束自己的生命。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當自殺人數到達997人時,守護大橋的警察也懶得再統計自殺人數了,他們擔心,統計報告自殺人數的做法會剌激自殺率的激增。為此,舊金山的報紙和電視臺都停止了有關自殺的報道,以設法扼制自殺者的模倣之風。

    令人生奇的是,盡管當局謹小慎微地避免談及金門大橋的自殺率,可仍舊阻止不了居高不下的自殺事件。心理學家和自殺問題的權威專家理查德·賽義德說,盡管公眾明白存在著問題,但自殺事件持續上升的勢頭從來就沒有得到過扭轉。

    賽義德說,這座橋是絕佳的自殺地點。他說,“你根本不需要敏捷,只需一躍就可跳下橋去。你只需來到這裏,僅僅走出橋面就可心想事成了。”

    位于舊金山對岸的馬林縣的驗屍官說,每周據報平均有兩起從橋上跳下的自殺事件,實際數字也許更多。自殺者從橋上跳下後立即就匯入了滾滾的浪濤中,屍體隨著巨大的海潮被衝入大海裏,人們永遠別想找到屍體。

   金門大橋-許多人選擇跳跳跳!

    跳的人多了,在金門大橋自殺就有了普遍認同的理由:為什麼在這兒自殺?因為你無法在別的地方得到如此絢麗的死亡,這兒是死亡聖殿,只要跳了,你就是獻給死亡的神聖幡祭。

    在金門大橋下面加裝網兜,防止自殺,這個巨大的工程論證了幾十年,一直沒有通過、實行,也許,大家都心照不宣,在金門大橋不讓人自殺,過于殘忍了。

    到目前為止有1700多人在這座橋上結束生命,因為橋面離海水有70多米高,至今沒有一人生還。因此這座橋又被世人稱為自殺之橋。 

 

因為你無法在別的地方得到如此絢麗的死亡
為了這個理由,開始喜歡美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ihs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